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

所在的位置: 医学护理论文网 >> 论文欣赏 >> 内科外科护理论文 >> 心理护理论文 >> 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

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

来源:护理论文网

  【摘要】目的:探讨总结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。方法:结合患者的病情,细心做好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治疗期护理、心理护理、饮食护理、卫生保健宣教。结果:106例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得到了人性化服务,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,保证了病房护理质量,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。结论:规律性药物治疗及科学的人性化护理,可使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减轻痛苦,预防并发症,提高治疗效果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、延长生命。
  
  【关键词】长期住院;老年患者;特征;护理
  
  由于老龄人口的增多,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,老年人的住院治疗逐步增多。老年患者的特点是病程长,并发症多,不易治愈等。因而住院时间也越来越长,护理工作者对老年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的同时,也越来越注重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.而掌握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病情发展及心理特征,对患者施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促进疾病的康复。
  
  1资料与方法
  
  1.1一般资料本科2oo9年6月~2009年12月收治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106例,其中,男76例,女3O例,年龄77~96岁,平均86.5岁,原发性高血压26例,心脏病l6例,肺性脑病20例,糖尿病27例,脑血管后遗症11例,肿瘤6例,住院天数平均为46 d。
  
  1.2心理特征多数老年患者因身患慢性疾病反复发作而长期住院治疗,对周围的事物心有余而力不足,感到老而无用,认为自己的患病拖累了家人,多生内疚与自责,导致自卑自弃感。本科住院患者多数都是在社会和家庭中曾是主角或者是领导者.习惯指挥他人,自尊心强,患病后常常表现为自以为是,固执己见,独断专行,不讲道理,易激怒,责备他人。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常常有孤独感、寂寞感,希望经常有人关心,特别是配偶及子女,并希望可以定期回家与儿孙们相聚。因长期用药、病程长、痛苦等因素的刺激,易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。再有老年患者住院时间较长,疗效不甚满意,会对医护人员发生不信任,出现情绪波动,造成不必要的恐惧感。为了能真正地从思想上转变观念。使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得到及时周到的服务,所以应了解掌握住院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.针对性地进行护理。
  
  1.3护理
  
  1.3.1心理护理
  
  1.3.1.1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护士自我形象的树立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。护理人员必须反应灵敏,口齿伶俐。知识面广,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均能科学地解释清楚,护士的言行与举动时刻影响着患者的情绪.如懒散、轻率、潦草等可使患者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,所以护士应洁净、端庄、大方、文雅,操作轻柔,稳重认真,举止温和善良,仁爱亲切,通过护士自身表现使老年患者心目中建立权威的形象,使其配合治疗,这是心理护理的基础。
  
  1.3.1.2掌握沟通技巧,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由于长期住院,感情脆弱、情绪不稳定,他们比以往更渴望亲人,特别是医护人员的体贴和关爱。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语言沟通技巧,进行有效的沟通、鼓励患者表达出他们的焦虑和情感,可采用体态语言与触摸等方式加强沟通,如做手势,眼、面部表情等,以便正确理解和帮助表达老年患者的需求,说话时态度和蔼,语言清晰。老年患者凡事会反复地陈述,当他们倾述时,护士要认真倾听,注意不要打断话题。不能出现厌烦的情绪田。
  
  1.3.1.3安慰和鼓励患者加强巡视病房,观察患者的表情、动作,如疼痛时牙关紧闭;烦躁时坐卧不安;抑郁时远视无语、双目无神;痛苦时呻吟不止;伤心时偷偷落泪;高兴时笑容满面等。患者的不同表情反映出不同的心理变化,护士应注意观察其变化,了解其原因,采取相应措施护理。对于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出现的悲观和自弃要予以抚慰和劝导,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支持。鼓励老年患者适当锻炼。如散步、听喜爱的音乐、戏曲、读书、看报,做力所能及的事,主动耐心与老年患者沟通,为他们解除心理压力。对焦虑和担忧的患者要帮助分析原因,了解焦虑、恐惧的心理需求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,向他们介绍有关疾病的病因、发病规律及预防,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影响,情绪的改变成为许多疾病的诱发因素,针对其病因进行心理分析,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。
  
  1.3.2用药护理老年患者的各个脏器功能都减退,代谢率下降.可导致药物分解代谢障碍,副作用反应明显增加。有关资料报道药物对老年人的副反应率比青年人要高出3~7倍,这就要求对患者的用药既要严格掌握用药的剂量,又要掌握其用药途径及用药后的反应,一般认为老年人用药剂量比青壮年用药量减少1/313。
  
  1.3. 3营养护理因长期住院或卧床,活动少,热量消耗差,咀嚼功能下降,腺体萎缩,胃酸及消化酶减少,胃的蠕动功能减退,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,所以老年人易发生消化不良。食欲不振、便秘、腹泻或营养缺乏等情况.在饮食过程中过多的热量进入机体就会转化成脂肪储藏在人体内,分布在皮下或肝脏、腹壁等,使体重增加,造成高血脂,可引起动脉硬化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脂肪肝等。蛋白质是老年人提供营养的重要物质,但摄入过多,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弱,肾脏功能减退,所以蛋白质分解代谢过度,增加胆固醇的合成,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。维生素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大的重要性,由于部分维生素在小肠合成,老年人胃酸和肠液分泌均降低,影响正常菌群的生长。所以老年患者在饮食中要选用美味、可口、易消化,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可以治疗老年患者习惯性便秘,预防痔疮,还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,预防动脉硬化,故应食用蔬菜类,如:西红柿、胡萝卜、韭菜、牛奶、瘦肉、蛋类,豆制品等 。
  
  1.3. 4生活护理因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,患者昼夜住在病房,无论治疗、休息和吃饭都在一个固定的活动范围,很容易产生疲乏厌倦、情绪低落,因此,患者更渴望能得到必要的帮助和体贴,给予其生活上的帮助,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.鼓励患者家属及亲朋好友探望,适当让家属陪同,病房设施要新颖、幽雅、整洁、空气新鲜、阳光充足,使患者每天都有新的感觉,适当进行室外活动,恢复期患者适当锻炼,如散步、阅读、娱乐,以增强体质,调节情趣,使患者能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药物治疗.促使疾病早日康复,对于有不良嗜好的患者,要加强卫生宣传,促其戒烟、酒。
  
  2 结果
  
  通过以上的人性化服务及精心护理,106例患者均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,积极配合治疗,使并发症得到良好的预防或处理.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。
  
  3 讨论
  
  通过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需求。有针对性地详细介绍病情、诊断、诊疗方案,服药方法,饮食指导,检查目的,时间安排等,进行相关医疗知识,宣传和保健指导,引导患者正确地面对现实,调节自己的情绪,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和护理。达到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,使其早日康复。做好老年患者的医疗保健工作对解决社会问题和保证重要人力资源.促进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。

您正在阅读的文章《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》来自《护理论文网》 网站地址:www.hulilw.cn

转载请保留链接。

欢迎您的咨询

上一篇:    整体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 下一篇:    暗示性心理护理对癔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的探究

更多栏目

Copyright ©医学护理论文网 版权所有
医学护理论文网专业成就品牌
公司服务项目:护理论文投稿发表护理论文、医学护理论文发表